1.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漏罪,应撤销缓刑,对新罪或漏罪判决后,与前罪依照数罪并罚规定决定执行刑罚。这是因为缓刑期间本应遵守规定积极改造,犯新罪或有漏罪说明其未真诚悔悟,撤销缓刑并数罪并罚能体现刑罚的公正与严肃。
2.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漏罪,不撤销缓刑,仅对新罪单独定罪量刑。此时原判刑罚已因考验期满不再执行,单独处理新罪既体现刑罚的确定性,也避免过度加重处罚。
3.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相关规定且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再与新罪数罪并罚。这有助于督促犯罪分子遵守缓刑规定,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建议司法机关加强对缓刑人员的监管,定期进行考察和教育,确保其遵守规定;同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在数罪并罚前有缓刑,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漏罪,需撤销缓刑。对新罪或漏罪判决后,将前罪和后罪刑罚依数罪并罚规定决定执行刑罚。
(2)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若此时发现判决宣告前有其他罪未判决,不撤销缓刑,仅对新发现的罪单独定罪量刑。
(3)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相关监督管理规定或禁止令且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再与新罪数罪并罚。
提醒:处于缓刑考验期的人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避免出现违反情况导致撤销缓刑。若有法律疑问,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漏罪,应撤销缓刑,对新罪或漏罪判决,再将前罪与后罪刑罚依数罪并罚规定决定执行刑罚。
(二)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漏罪,不撤销缓刑,仅对新发现的罪单独定罪量刑。
(三)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相关规定且情节严重,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再与新罪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数罪并罚前有缓刑,若在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漏罪,需撤销缓刑。对新罪或漏罪判决后,将前罪和后罪刑罚按数罪并罚规定决定执行刑罚。
2.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此时发现漏罪,不撤销缓刑,仅对漏罪单独量刑。
3.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监管规定或禁止令且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再与新罪数罪并罚。✫✫✫✫✫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发现漏罪或严重违规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缓刑考验期满发现漏罪,不撤销缓刑,仅对新罪单独量刑。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需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数罪并罚规定决定执行刑罚。若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此时发现判决宣告前的漏罪,无需撤销缓刑,仅对新发现的罪单独定罪量刑。而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相关监督管理规定或禁止令且情节严重的,要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再与新罪数罪并罚。这体现了法律对缓刑执行的严格规范,保障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若遇到类似复杂的法律情况,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相关文章
缓刑最高缓刑几年可以减刑
法律分析: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原则上不适用减刑,但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除外。这体现了法律在刑罚执行上既保持一定稳定性,又对有突出表现者给予激励。 (2)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有明确规定,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
花了几万找的工作被辞退
法律分析: (1)花钱找工作这一行为存在不正当交易风险,甚至可能违反法律规定。这种行为一旦被查实,当事人会面临不利后果。 (2)当工作被辞退时,需明确辞退原因。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两个选择,一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二是要求单位按照经济
孩子被电动车撞了,电动车跑了,报警后,警察调监控没有,该怎么办
先别着急。除了监控,可看看事发地周围有无商家、住户的私装摄像头,也许能提供线索。还能问问现场目击证人,让他们描述电动车及骑车人特征。另外,把孩子送医检查治疗,保留好相关票据。若后续找到肇事者,可要求其赔偿孩子的医疗费、护理费等损失;若实在找不
诬陷诽谤如何量刑
诬陷和诽谤分别对应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量刑有别。诬告陷害罪中,意图让他人受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从重处罚。诽谤罪方面,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
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例如,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了 3 年 4
入户抢劫数额为22万从犯怎么判刑
结论: 入户抢劫且数额达22万属加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最终量刑由法院结合全案判定。 法律解析: 法律明确入户抢劫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同时抢劫数额22万属于抢劫数额巨大,这两种情况
在逃人员被抓捕后还有检察院批捕吗
1.在逃人员被抓后,也可能要检察院批捕。公安机关拘留在逃人员,若认为需逮捕,要提请检察院审查。 2.检察院依据情况决定是否批捕。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徒刑以上,且取保候审无法防止社会危险的,应批准逮捕。 3.该程序保障司法公正,避免错误羁押,确保逮捕
工伤超过一年有赔偿吗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仍有可能获得赔偿,但情况较为复杂。 一般而言,工伤认定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若超期,存在多种可能。若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耽误申请时间,被耽误时间不计算在申请期限内,仍可申请认定工伤并主张赔偿
诈骗金额接近1000万判多少年徒刑
1.诈骗金额接近10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按法律,诈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还会判罚金或没收财产。 2.司法里,接近1000万的诈骗金额量刑重,一般在12-15年有期徒刑。若有导致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可能判无期徒刑。 3.最终
涉嫌诈骗3000元积极退赃款能否判缓刑
结论: 诈骗3000元已达立案标准,积极退赃可从轻处罚,若符合条件有较大机会判缓刑,最终由法院裁量,可委托律师争取。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3000元已满足诈骗罪立案标准。积极退赃这一行为能体现犯罪人的悔罪表现,可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考量。若要被判处缓